1.汽蝕余量NPSH
泵吸入口處單位質量液體超出液體汽化壓力的富余能量(以米液柱計),稱汽蝕余量,其值等于從基準面算起的泵吸入口的總吸入水頭(**壓力,以米液柱計)減去該液體的汽化壓力(**壓力,以米液柱計)。
基準面按以下兩種原則取定位置:
①IS0標準,GB標準規定基準面為通過葉輪葉片進口邊的外端所描繪的圓的中心的水平面。對于多級泵以**級葉輪為基準,對于立式雙吸泵以上部葉片為基準(見圖2-89)。
②APl 610規定對臥式泵,其基準面是泵軸中心線;對立式管道泵,其基準面是泵吸入口中心線;對其他立式泵,其基準面是基礎的頂面。
2.裝置汽蝕余量NPSH。
由泵裝置系統(以液體在額定流量和正常泵送溫度下為準)確定的汽蝕余量,稱裝置汽蝕余量,也稱為有效汽蝕余量或可用汽蝕余量(以米液柱計),其大小由吸液管路系統的參數和管路中流量所決定,而與泵的結構無關。
3.泵的必需汽蝕余量NPSH,
由水泵廠根據試驗(通常用20℃的清水在額定流量下測定)確定的汽蝕余量,稱泵的必需汽蝕余量(以米液柱計)。
對于離心泵,泵廠給出NPSH,值一般留有0.3m的余量;對于計量泵、往復泵,NN同的人口閥和局部流態很復雜,泵廠一般僅測試流量變化的入口壓力來確定NPSH,值,并不考慮閥內的局部流動,為確保不發生局部汽蝕,通常泵廠給出NPSH,值留有0.2bar的余量。
需要強調的是此處談到的余量是泵廠自身留有的余量,計算NPSH。**裕量S時一般不應考慮進去。
必需汽蝕余量在吸入法蘭處測定并換算到基準面。在比較NPSHa和NPSHr值時應注意基準面是否一致,如不一致應換算至同一基準面。
4.吸上真空度H。
吸上真空度H。是從泵基準面算起的泵吸入El的真空度(以米液柱計),也稱吸上真空高度。國內老式樣本以吸上真空度反映泵的汽蝕性能,現該指標已淘汰。Hs與NPSHr值的換算按下式:
HPSHr=l0-Hs (2-35)
5.泵的安裝高度h
泵的安裝高度h也稱泵的吸液高度,是指泵的基準面至吸入液面之間的高度差。
6.汽蝕曲線
NPSHa和NPSHr均隨流量的變化而變化。一般NPSH,隨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而NPSHa則隨流量的增加而減小(見圖2-90)。泵廠提供的泵性能曲線上一般應有NPSH,一Q曲線。
7.離心泵的NPSHa**裕量S
為確保不發生汽蝕,離心泵的NPSH。必須有一個**裕量S,滿足NPSHa一NPSHr≥S。
對于一般的離心泵,S取0.6~1.0m。但是 對于一些特殊用途或條件下使用的離心泵,S值需按表2—19取定。